大家好,
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瑞士。
瑞士,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完美的国家,宛如现代版的桃花源。我在瑞士待了七年,人生最青春的年华都留在了这里。有关在瑞士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的心得,我觉得能说的太多,却又都无从说起。人生有时候就像一次次探险旅程。即使别人给足了攻略,比如如何越过一座座山丘,难度系数多少,行程时间多少,所需装备几何,格外注意几点,但最终的路还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。
对于初来乍到的年轻朋友们,我觉得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,可以总结为“既要耐得住寂寞,也要耐不住寂寞”。
瑞士是一个很清冷的地方,需要你耐得住寂寞去安心读书。曾经有过学业压力很大的一段时间,我就假想自己是 RPG游戏里的一个角色,来到瑞士修炼武功,然后把每一次考试、论文、 会议或是独自出差都当成是在升级打怪。每当取得一点点小进步时,就会给自己买一样心仪很久的礼物,假装是在游戏里升级装备。我一直认为,人生的有些苦,越是在年轻的时候去经历,越容易做到“举重若轻”和“不纠结”。这大概是因为年轻的时候“一无所有”,反而可以比较轻松地做到没有包袱,只顾风雨兼程。
这个世界上,努力的人其实很多。但我希望,大家可以尽量找到属于自己的快车道。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事情很重要,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很重要。如果目前你学的专业和课题,是你自己擅长且喜欢的,那么恭喜你,接下来要更好的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,争取学业上更进一步。 平时多向导师和前辈们请教,观察优秀的人平时的工作学习习惯,逐渐融入学术界或是工业届应用届。如果目前你学的专业和课题,并不是你擅长或喜欢的,那么也不用沮丧。既来之则安之,不擅长或不喜欢,也许只是因为了解的还不够。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段,在这个时间里让自己放下成见和负面情绪,全情投入到你的专业和课题中去。过一段时间再回首,也许你对自己,对专业的认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。即使最后依然觉得不喜欢也不擅长,那么在经过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做的决定,也会让你今后的路走的更踏实。这些年,愈发觉得,“不要粗浅或粗暴地去肯定或否定一些人或一些事,其实是在练习不要粗浅或粗暴地认识自己。”
瑞士是一个很清冷的地方,需要你耐不住寂寞般地去用心生活。瑞士和国内的生活,宛如冰与火之歌。国内喧嚣但热气腾腾,瑞士秩序美丽但冷清。在瑞士生活,最好能培养一个或多个热爱的运动。瑞士真的是户外运动的天堂,登山、滑雪、游泳、网球、滑板、攀岩、帆船......也许在瑞士很难遇到像在国内那样吃吃喝喝,五花八门不重样的聚会。但是在瑞士,你可以很容易遇到和大自然五花八门的聚会。人生比较痛苦的执念,大概是不珍惜身边拥有的,但紧盯着身边没有的。我们这一代人,大概终究是漂泊的一代。几年后你就会慢慢发现,其实很难说自己最终会扎根在这个世界,甚至是这个宇宙的何方。
所以我想说的是,无论在哪里,都要学会安顿自己,安放自己的心。如果在冰之歌般的清冷瑞士,那就融入这里的秩序与大自然。如果在火之歌般的喧闹国内,那就融入那里的热气腾腾。 尽量避免在瑞士宣泄着自己对清冷世界的各种怨念,而回到国内则要避免对喧嚣世界的各种不满。我们这一代人,终将是属于世界的。慢慢地,你会发现,你会不可避免地带着世界口音,世界笔迹,世界思维,最后是世界的烙印。
我在博士毕业那年写过一段话,是给自己过去学业生活的总结,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勉励。现在你们的旅程刚刚开始,分享给大家以共勉。
“可以来到ETH 读书,可以从 ETH 毕业拿到学位,不意味着你就一定会多么地了不起和优秀。但是,可以来到 ETH 读书,可以从 ETH 毕业拿到学位,意味着你有机会来看看那些优秀的人是什么样子,意味着你有机会去了解他们是如何那么优秀的。就像爬山,走到一个垭口,终于可以看见远处绵延的雪山是何等壮阔美丽。”
最后,再次欢迎大家来到瑞士。
P.S. 如果这个冬天,你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白,在山上滑雪如飞的小姐姐,Say Hi !!!
投稿人:苏黎世学联 白色小疯妞(笔名)